无论哪个时代,民众最基本的愿望都相似:吃得饱、喝得足、精神愉快股票配资越大配资,并享有完善的医疗保障。与七八十年代相比,我们如今的时代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。然而,令人惊讶的是,许多人依然怀念那个年代。
那些对七八十年代有所记忆的人,排除90后、00后之后,基本上都已年过40,有些人甚至步入了古稀之年。回顾那个时代的医疗卫生状况,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典型的特点:
1.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: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,灰尘飞扬,工业区排放废气、污水,化工厂、钢铁厂、纸厂等企业是主要污染源。而当时很多家庭依然靠烧煤取暖,空气中的烟尘让天空呈现出一层灰蒙蒙的色调,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尤其脏乱不堪。即使在农村,也并非总是山清水秀,农田里常常可以看到烧麦秸和稻杆的烟雾,往往还遮挡了视线。因为这些环境因素,呼吸道疾病、眼病、耳鼻喉疾病成为了普遍的健康问题。
展开剩余84%2. 公共卫生条件匮乏:许多地方没有自来水,居民只能饮用河水或井水,饮水安全问题严重。由于缺乏良好的卫生条件,大多数人都会患上蛔虫病,常常需要服用蛔蒿制成的“宝塔糖”和泻药来驱虫。有些蛔虫难以排出,只能求助于他人用夹子将其夹出来。公共厕所普遍为旱厕,尤其在夏天,气味刺鼻,蚊虫横行。随地大小便的情况时有发生,给公共卫生带来很大挑战。
3. 滥用农药和劣质食品:农药和化肥的滥用现象非常严重,导致食品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。劣质的米、猪肉、酒水和过期的食品色素都很常见。与此同时,电力供应也不稳定,停电现象时有发生。此外,社会上的暴力行为也时常发生,打架事件并不罕见,某些地方甚至会举行公判大会。那个年代,肝炎、肺结核等传染病流行,很多地方甚至出现小儿麻痹症,孕妇因难产而丧命的情况也并不少见。
4. 医疗资源匮乏:乡村的医疗条件相对简陋,许多地方依赖赤脚医生。虽然他们的服务态度通常很好,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,所能提供的医疗手段和药物有限。常见的药物包括红汞、紫药水、双氧水、纱布绷带、樟脑针、地米等应急药品,也有许多中草药偏方。严重疾病则需要转院到县医院。即使在城市,医疗条件也没有如今好,很多人依旧常见“四环素牙”和吃ABC药片。
5. 日常用品质量参差不齐:那个时代的家电和日用商品质量不稳定。虽有些电风扇、电视机和缝纫机能使用几十年,但同时也有很多商品质量差,像高压锅、铝锅等,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。许多医生在诊断中遇到的伤害案件,就是由这些不合格产品导致的。
根据当时卫生部门的数据,城市的每千人拥有病床7张、医生3名,而乡镇和农村的医疗条件更为简陋,每千人仅有1.6张病床和0.46名医生。常规的检查设备如CT、B超、血液分析仪器等,只有大医院才配备,乡村医院基本上只能依靠简单的血压计、体温计和听诊器。医生的薪资基本是“死工资”,大多数医生的学历为中专。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,乡村的居民要么忍受病痛,要么前往城市就医,给城市的公共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。药物昂贵的情况也使得许多家庭因为看不起病而陷入贫困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医疗条件逐步改善,但令人奇怪的是,许多人依然怀念七八十年代。这个现象究竟为何?其中的原因,可以归结为一些关键词:真诚、善良、热心、憨厚、坦率、专注、刻苦、公平,再加上年轻时特有的冲劲和那个时代无拘无束的浪漫气息。
这些词汇我们现在依然可以找到,但和过去相比,它们或许已经蒙上了尘土,或掺杂了杂质,或远离了我们,再也无法找回昔日的纯粹。
七八十年代的医疗保障虽然薄弱,但那个时代所留下的记忆,如今回想起来却显得尤为珍贵。有些事情看似不可思议,但它们是那个时代独特的印记。举两个例子:
1. 收入水平低:七十年代的农民通常按工分获得报酬,每天约10个工分,折合2至3毛钱,一年下来,大多数人的收入不到100元,甚至有些人反而欠生产队的债务。那个时代,一些教师由于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,不得不回乡务农。
2. 购物凭票制:在那个年代,购买日常用品往往需要凭票,水票、粮票、布票和工业票等,大家的钱包普遍空空,消费水平低,大家的生活都比较拮据。
到了八十年代,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,社会逐渐出现了一些变化,这一代人开始接触到新的世界和新鲜事物,尤其是50后到70后的群体,经历了时代的变革:
1. 穿着时尚:那时的“顶级时尚”标志之一是“的确良”,喇叭裤等款式。这些已经过时的衣物,是那个年代的“奢华”代表。加上一只收音机、一块电子表,几乎成了最酷的装备。许多年轻人省吃俭用,只为能拥有一身“的确良”,即使它不保暖,依然值得一试。
2. 工作变化:80年代末,最早的“农民工”开始涌现。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悬殊,许多农民工离开家乡,外出工作一两年,辛苦劳作,最终能够带回家一笔丰厚的收入,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水平。
3. 婚姻观念:那个时代的“婚姻三大件”是电视机、缝纫机和二八大杠自行车。有的地方还流行“四大件”。结婚大多由媒人牵线,父母做主,彩礼和陪嫁并不丰厚。即使经济不宽裕,婚礼依然简朴而温馨,黑白结婚照见证了这份纯粹的情感。
4. 教育氛围:那个时代的小学生课间常常分享山楂片、酸梅粉,哪怕只有两毛钱,也能买到一瓶汽水或一根冰棍。孩子们喜爱新潮的书包和零食,作业量较少,罚站较多,学校费用低廉,每学期的支出通常不超过3元钱。
5. 娱乐方式:那个年代的娱乐生活非常简单,以露天电影、电视机为主。经典的动画片《黑猫警长》、《铁臂阿童木》和电视剧《西游记》、《红楼梦》等,都深受大家喜爱。看这些节目时,街头巷尾总是人头攒动,电视机前更是万众瞩目。
6. 邻里关系:那个年代的邻里关系非常融洽,人们常常串门互相帮助。大家心地善良,没有太多的猜疑和算计。无论谁来访,都会热情地邀请坐下,喝一杯茶,聊聊天,最重要的是人们的心态很平和,大家都愿意互相帮助,和睦相处。
对于过去的生活,许多人怀念不已,尤其是那些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,充满了纯真和简单的快乐。即使时光荏苒,这些回忆依然留在很多人的心中,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时代印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